网页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,为确保不会错过最新的内容。请重新载入页面。立即重新载入
查看更多etnet精彩内容
网页已经闲置了一段时间,为确保不会错过最新的内容。请重新载入页面。立即重新载入
查看更多etnet精彩内容
科技的发达令人类试图掌控一切,却忘了我们与所有动植物共享地球。随着城市急速扩张,与我们共享空间的动物被迫不断适应变幻莫测的环境,学习在「都市」中与人类共存。南丰集团旗舰地标AIRSIDE旗下的GATE33艺文馆一直致力透过艺术及文化展览连结社区保育,启发公众对永续大自然生态的认知及理解。今个圣诞,GATE33再度与本地非牟利机构ALAN(Artists Who Love Animals and Nature)携手呈献极具意义的物种共融艺文项目,于2025年12月12日起至3月3日呈献《人野共乐园》(Wild Togetherland)互动艺术展览,透过充满玩味的互动作品,化身动物视角,亲身经历牠们在都市中的挑战。从理解其独特性到反思「尊重他者性」,开启平等共存的新视野。
由香港、日本及意大利的艺术家共同创作 以「都市丛林」为背景的奇幻动物派对
《人野共乐园》由GATE33艺文馆及ALAN(ARTIST who LOVES ANIMALS and NATURE)项目总监Anita Lam与策展人Match Chen(KaCaMa)携手创作,汇聚来自香港、日本及意大利的艺术家建构人类与动物的平衡生活空间,凭藉充满玩味的多媒体互动艺术创作,以「都市丛林」为背景,创造一个幽默的人野共乐园。
AIRSIDE GATE33《人野共乐园》互动艺术展览
展览日期:2025年12月12日至2026年3月3日
展览时间:周一至周四中午12时至晚上8时、周五至周日上午11时至晚上9时
展览地点:AIRSIDE GATE33艺文馆(SHOP 312)
六大互动展区 野生动物艺术主题以「牠」出发
《人野共乐园》于GATE33艺文馆打造七大互动展区,带领观众从都市动物的视角出发,亲身体验其困境。展览以趣味游戏呈现物种间的冲突,揭示人类单方面制定的规则,从而为沉默的动物邻居发声,开启对共存的多元反思。
《我的尾巴生成器》Chair that Grows a Tail
第一章:成为乐园的居民(Becoming a Wildlife Resident)
在展览入口摆放了来自日本神奈川设计团队Sino Inc.带来以全新内容登场的《我的尾巴生成器》为《人野共乐园》揭开序幕,邀请你成为乐园居民。坐下来将获得从椅背随机生成的尾巴,包括毛茸茸狐狸尾、响尾蛇、白鸽、猴子等世界各地于城市生活动物的尾巴!以轻松疗愈的方式,代表着由人类转换成动物的身分,成为生活于都市的动物其中一员,投入展开这一场奇幻动物派对。
《RGB地景》RGB Landscape
第二章:城市中的野生邻居(Wildlife Neighbours in the City)
邀请到来自意大利米兰的二人创作团队Carnovsky以其标志性的RGB色彩调色板,展示全新作品《RGB地景》,打造色彩缤纷的光影实验互动体验,引领观众进入光学奇幻世界了解生物多样性,沉浸于意大利和香港的城市生态,探索隐藏于其中的原生动物身影,从中明白野生动物与人类一直于繁华闹市共存。
《城市的共存与平衡》A Mobile of Coexistence
第三章:平衡之力(1)(The Power of Balance)
由香港产品设计师兼艺术家Alize Lam以《城市的共存与平衡》这个互动装置,邀请观众反思共存的关系。装置灵感来自悬浮于空间中的动态平衡结构,透过一个大型的悬吊式艺术装置展现,上面的吊饰包括香港常见的动物、人类与建筑物等。这座动态吊饰象征着生态的平衡:如装置需要力学上的平衡才能维持稳定,一个包容生物多样性的城市亦仰赖所有生命之间的和谐共处,观众亦可一同参与建构这座象征城市的吊饰,尝试让整体保持平衡。
《平衡的和谐》Balanced Harmony
第三章:平衡之力(2)(The Power of Balance)
由本地科技艺术团队The Collective及视觉艺术家Ruby Mak创作的互动装置《平衡的和谐》,由萤幕中的巨型回转木马以及现实展场中出现的五组分别代表天空、海洋、陆地、植物、人类的平衡装置组成。
邀请观众共同参与同时踏上平衡装置,运用自身的平衡力找到其平衡点後,回转木马即启动转圈,代表着人类与野生动物维持着微妙的平衡,世界才能够良好顺畅运行,所有生命之间和谐共处,才能维持城市的生物多样性。
《城市动物寓言》Urban Animal Fables
《如厕训练》Toilet Training
第四章:自然法则与人为规则之间,谁才是最终的赢家?
(Law of Nature vs. Law of Humans, who wins? )
香港双人创作组合Stickyline 的《城市动物寓言》以香港人熟悉的「野猪」为主角,率领多只小猪过马路的场景,以「排队过马路」的超现实方式呈现动物遵守人类规则的荒诞现象。以纸本艺术雕塑创作成俏皮的场景,让公众换个角度思考:城市野生动物是否只有遵守人类规则,才可于现今城市生存?
还有一组「如厕中的鸽子」配以The Collective制作的电子互动游戏装置《如厕训练》,观众需玩家坐在马桶上利用手掣杆与按钮左右移动,找出时机看准从天而降的白鸽大便,透过幽默的互动方式,让观众思考,要求动物遵守人类的规则,是否我们对自然的一种傲慢?
《共生议事厅》Interspecies Council
第五章:如果动物能说话(If Animals Could Talk)
欢迎来到《共生议事厅》,一同用心倾听成为代议事的十一种都市中不同的「动物邻居」,展示了11件动物头饰,在短片中,动物在拥有自己的声音,能够发声时,会表达什么想法和需求?
在专业艺术家指导下,38位来自港湾学校(The Harbour School)的学生,并基于动物权益教育小组及香港户外生态教育协会提供的实际资讯,代入为「无声的邻居」发声。
第六章:野生邻居大使(Wildlife Neighbour Ambassadors)
展览来到最终章,GATE33艺文馆与大家分享在地倡议者与保育组织的坚持与故事。只需学会换位思考,真心看见这些生命。让我们共同探问:如何踏出第一步,真正与万物和谐共生?